布魯斯.瑙曼
布魯斯.瑙曼

簡介

在「布魯斯.瑙曼」展覽期間的兩個周六下午,「藝術不夜館」邀請來自藝術、文學、視聽研究等不同領域的講者與展覽策展人進行兩場別開生面的對話。每場分享除了深入解讀展覽,也會從展覽延伸至不同領域,講者會即場與觀眾交流,鼓勵大家以不同角度理解展覽主題。

陰影之心,身內有身——Bruce NaumanSophie Calle
20.07.2024(周六) 上午11時半至下午1時

「有時,憂鬱是一種和自己身體割裂的狀態。這場講座是心的運動,在說和聽之間,鬆動身和心之間的神經,重新思考、感受、跋涉回到自己的身體,安住己身。」——韓麗珠

「藝術不夜館」的第一場分享邀請作家韓麗珠,分享她如何從身體和心靈等方面解讀布魯斯.瑙曼的觀念藝術作品,並延伸至法國藝術家蘇菲.卡爾(Sophie Calle)的藝術實踐,深入討論解析這兩位舉足輕重的藝術家數十年來如何孜孜不倦地在創作中持續挑戰和運用他們的身心——這不止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更在觀眾之間激蕩起深遠的迴響——時至今日在繁囂的生活中,我們可從布魯斯.瑙曼和蘇菲.卡爾的作品中獲得對身心的全新體會。

講者:韓麗珠(作家)

主持人:秦文娟,大館副策展人


另類視聽:從丑角到噪音
10.08.2024(周六)下午3時至下午5時

「藝術不夜館」的第二場分享邀請藝術家李子蕊和民族音樂學學者金佐寧,從東方戲曲的角度,分別以「表演」與「噪音」兩個面向切入,帶領參與者重新解讀布魯斯.瑙曼根植於西方文化系統中的創作理念。

藝術家李⼦蕊將以戲曲中「丑」的⾏當,回應瑙曼上世紀80年代的一件作品《⼩丑酷刑》(Clown Torture,1987)——丑的表演系統由各式⾯向觸發而成,當中包括矮⼦功和褶⼦功、誇大的表情,以及猝然頓裂或延⾧的唸⽩。此外,丑⽣訓練有素的⾝體令其形體表現精準⽽穩定,尤其間中會做出一些靜止的動作(譬如被活捉時的張三郎)。然而《⼩丑酷刑》中呈現的卻是一種經過排練的「失敗」,這重複的「失敗」形成情緒上的遞進。兩者不同的表演狀態引出有關準確與失敗的辯題。

身兼藝術家、策展人及民族音樂學學者的金佐寧則會從聲音藝術的角度出發,延伸討論至其常年研究和創作的議題——中國戲曲敲擊樂——藉此揭示瑙曼在作品《原材料》(Raw Materials,2004)中使用的「噪音」是如何啟發我們重新理解傳統舞台表演中的敲擊噪音與今天生活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噪音被普遍認為是「吵」和「躁」的代名詞。它的意義鮮有被深刻領略,甚至被歸類如空氣污染物一樣,是「有害」的。然而,噪音真的不值得我們去聽嗎?它能否引領我們去探索一些已存但未知的領域?

講者:李子蕊(藝術家)、金佐寧(藝術家、策展人、民族音樂學學者)

主持人:王姝曼,大館副策展人

地點:賽馬會藝方二樓

對談將以粵語和英語進行,現場設雙語即時傳譯。

作者簡介

韓麗珠
李⼦蕊
金佐寧

韓麗珠著有散文集《半蝕》、《黑日》及《回家》,小說《人皮刺繡》、《空臉》、《失去洞穴》、《離心帶》、《縫身》、《灰花》、《風箏家族》、《輸水管森林》、《寧靜的獸》、《Hard Copies》(合集)及散文集《回家》。曾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家年獎(2018)、《黑日》獲台北國際書展2020非小說類大獎、香港書獎、2008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2008及2009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小說、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推薦獎、第20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長篇小說《灰花》獲第三屆紅樓夢文學獎推薦獎。

李⼦蕊畢業於⾹港中⽂⼤學(⽂學⼠),主修藝術,副修哲學,同期卒業於⾹港⼋和粵劇學院(專攻旦⾓)。於⾹港浸會⼤學視覺藝術院完成博⼠答辯後,其創作與研究持續以戲曲傳統為依歸,尋探粵劇與現當代藝術互為啟發的道途。

藝術家、策展人、民族音樂學學者。成長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主修鋼琴演奏,後於美國夏威夷大學研究院修習音樂人類學(Ethnomusicology)。以「噪音」作為自我角色的詮釋與創作命題,金佐寧在她的當代藝術實踐中,不斷嘗試突破生澀的學術話語與文化原生社會間的隔閡,並從時空和材質等維度揭示聲音中的公共性,探索聲音是如何被運用於想像、創造、定義和表演文化認同。利用跨領域的脈絡,她也試圖激發觀眾對當代「懷舊」與「跨界」的批判思考,提出以傳統文化中的時空觀念重新檢視「當代」的涵義。金佐寧參展的項目包括「地方音景:蘇州的聲音地理」(2021,蘇州)、「原聲:太原的地方聲景」(2021,太原)、2022「燃冉」藝術季——回環之歌(2022,上海)等。身為策展人,她曾入圍2021 OCAT研究中心「研究型展覽計劃」及2023集美.阿爾勒「影像策展人獎」終選名單。2022年,金佐寧成為德英基金會首屆策展學者,出版論文「錯過的約會——重返聲音的擴展場域」。2023至24年度,金佐寧獲選為「燃冉」駐留藝術家,而其文章及展評寫作亦常見於《信睿週報》、Brooklyn Rail、ARTnews(中文版)等。